我的购物车0去结算
销售排行

义乌十八腔精彩演绎小商品

发布日期:2012-02-20       最后更新时间:2012-02-20

每天早晨7时,国际商贸城还未开门,商户、店员们手拿实用商务英语小卡片,三五成群大声朗读英语的场面,却成为一种景象。据介绍,国际商贸城有6家免费外语培训班在此开课,并有免费外教。

2002年,重庆人雷建君来义乌谋生。在学外语大潮中,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的下岗女工也报名参加了外语培训班,从最初的ABCD开始学起,一学就是两年。两年后,看到商机的她,竟然与人合伙开办了一家外语培训班,居然也办得红红火火。
如今,雷建君已是一家年出口额上千万元的进出口公司的老板。  
现象二:不少商户能说多种语言

在义乌,懂得多国外语的国内外客商并不少见。马来西亚商人郭集俊,来义乌经商已有10年。如今,他不但懂得马来语、泰语、英语、阿拉伯语,还懂得普通话、粤语、闽南话、客家话等9种语言,还可以用韩语、俄语等与顾客简单打招呼。“平时出门,说普通话和英语比较多。”郭集俊说。

“我会说阿拉伯语、英语、普通话、日语、西班牙语、波斯语等6种语言,我的员工至少会说三种语言。” 来自伊朗的哈米已在义乌经商多年,已算半个“义乌通”,今年上半年,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如是说。

记者了解到,不仅是外来客商,国际商贸城的大多数客商,都能对英语或韩语等外语说上几句。

事实上,义乌独特的语言生态环境,也引起了社会语言学专家的关注。前天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发表了一篇题为《大型涉外市场语言状况调查———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为个案》的学术文章,作者是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的副教授毛力群,而她早在三年前就已开始研究这个课题。

著述者说:义乌奇迹,又多了一个“语言”研究课题《大型涉外市场语言状况调查———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为个案》一文虽只2400多字,但其背后的论文却长达15万字,这也是毛力群的博士毕业时的答辩论文。

2008年圣诞节,毛力群带着1200份问卷来到义乌国际商贸城,通过商城集团有关负责人的帮助,将问卷发放到商户手中。这份问卷精心设计了30个题目,从商户背景信息、到语言使用状况,都有细致的提问。

统计数据显示,被调查商户以青壮年为主,20~49岁样本占92.1%。国内样本来自浙江、广东、福建等28个省(市、区),包括朝鲜族、蒙古族、维吾尔族及壮族等少数民族;还有来自韩国、马来西亚等国的商户。

通过问卷和个案访谈,毛力群写出了论文,并节选了8000字的《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语言使用状况》,发表在去年9月出版的《2008年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》。

她的论文引起了国内同仁对义乌这一特殊语言形态的关注,也被认为是国内首次较为详细地反映了义乌语言生态。
调查数据:64.4%的商户能简单使用英语  对下一代的英语重视程度超过普通话

调查中,毛力群还发现了不少义乌语境世界独有的有趣现象。首先,义乌国际商贸城有64.4%的商户,觉得自己能简单使用英语,2.7%还会韩语、阿拉伯语及俄语等,这与义乌市场60%以上的外向度非常吻合。不过,义乌原先的方言“十八腔”,因地缘优势,依旧是强势方言之一。

不过,在以义乌话、普通话、英语作为对象的一项调查中发现,义乌商户选择“愿意”和“非常愿意”学习的语言比例依次为普通话70.8%,英语69.3%,义乌话42.2%。与本人学习意愿结果稍有不同的是,他们对子女的语言学习期待上,排名却有微妙的变化,分别是英语86.9%,普通话84.9%,义乌话48.8%,英语竟超过了普通话。

“英语和普通话2%的差距,并不一定就能代表英语就比普通话重要,但表明在一些义乌人的观念中,学英语已与学普通话同等重要。”毛力群说,从某种程度说,也是几十种国内或国外的外来语言捧起了义乌小商品城。

这种现象,也被认为是义乌“新十八腔”的崛起。

背景探源一:网站、菜场、公交都有外语  语言交融背后蕴含着经济诉求

义乌市场的快速全球化,也推动了文化交流的国际化。有人说,义乌“新十八腔”的崛起,也体现了义乌的快速发展:义乌的很多公交车是中英文双语报站,大街上使用英文、韩文、维吾尔文、阿拉伯文的广告招牌随处可见,夜市、菜场的小贩、菜贩,或许都能说上一两句英语、韩语,义乌市政府的门户网站增设了英语、韩语、阿拉伯语三种外语版本,外来语言已深深融入义乌市井百姓的日常生活。

“这些语言的交叉生存与普及,背后是代表着各种文化的交融与碰撞,同时也推动着义乌经贸发展。有针对性地了解这些语言各自的生态,有利于政府部门制定语言导向政策,对语言培训机构的发展也可作出规划。同时,这也是对社会形态的一种认识。”在毛力群看来,语言交融背后往往蕴含着经济交融,这种情况在义乌这样的国际性商贸城市尤其明显。

背景探源二:商户现身说法  懂一点外语对做生意有好处

为了了解市场商户对外来语言的真实态度。昨天,记者也赴国际商贸城进行了采访。在国际商贸城一区市场的陈女士,一直做玩具生意。她说,平常接触的外贸客户较多,因此她参加了一些商务英语培训课,现在她能用英语打招呼,以及与外商谈价格。“多学一点总会对自己有好处,有时外商一个人来订货,能说英语的商户就有优势。”

来自温州的周小姐,在国际商贸城做了一年多的饰品生意,她除了会用英语和老外进行简单沟通之外,还会一些简单的韩语。“因为会说外语,方便沟通,有利生意。”小周说。

记者了解到,虽然大部分商位都请了专门的业务员,但很多商户,见到老外,还是主动地上前用“英语”与外商打招呼。

“义乌十八腔,隔溪不一样”,这一俗语表明义乌方言差异之大。在古时,这种差异是特色,或许也会迟滞经济、文化交流,甚至让义乌“货郎担”们为“同乡不同音”而感到困惑。

今天,义乌人早已超越了过去“十八腔”隔膜,随着义乌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高,操国内外各种语言的客商也越来越多。不仅是英语、韩语、阿拉伯语、粤语、维吾尔语等语言,连日语、西班牙语、葡萄牙语、俄语等在国内算是小语种的语言也渐渐耳熟起来。有人还将他们称为义乌的“新十八腔”。

前天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还专门发表了一篇论述义乌语言世界的文章,作者是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的副教授毛力群。
现象一:下岗女工也办外语培训班

昨天晚上9时许,紧邻义乌国际商贸城的长春6街,一家外语培训班依然灯火通明,二三十名学员商务外语培训班的学员,仍在紧张学习中,他们所学涉及英语、韩语、阿拉伯语、西班牙语等多个语种。据说,他们都是为了生意或者业务需要才来学习的。

业主金正萍介绍,整个义乌,类似的外语培训班有数百家之多,在他的周围2公里范围内,就有五六家培训班,虽然竞争激烈,但学习者还是络绎不绝。